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资讯 > 行业资讯

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的未来

来源:新营造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16   浏览次数:872

前言


继上期驳《装配式建筑不可行性研究》之谬论(一)推送后,业界人士均褒贬不一,也有粉丝告知小编迫不及待想要听取下期分解了呢,关于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的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真正痛点又是什么?那我们现在就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仲秋在文中五自问五自答阐述了其观点来与原文作者探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


仲秋之言


事实上,由于装配式建筑好处很多,所以发达国家一直在持续推进,技术、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演化进步。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也到了反思现浇建筑弊端,促进建筑业、建材业乃至房地产业升级换代的时候,因此也才有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国家意志”。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诸多好处以及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不再赘述。后面想和原文作者探讨几个问题:


其一,如何认识装配式建筑?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装配式建筑在发达国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技术经济性较好的建筑形式,是未来我们国家发展的方向。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最近几年重新受到重视,行业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无论在技术、生产还是商业模式上都出现了许多创新,目前针对任何一个方面下结论都为时过早。周鸿祎说过“你能力再强也打不过趋势”,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我们惟有怀着敬畏之心,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才能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而不应偏听偏信,不假思索,不做研究,信口雌黄,误导大众。


2.装配式建筑不是万能的


装配式建筑本质上是一种工程解决方案,与现浇结构并无根本矛盾,二者将长期并行不悖。无论木结构、钢结构还是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建筑,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条件。装配式建筑不能也不应包打天下,将适宜的技术用在适宜的项目中,就一定能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技术和产品超出了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强行推广,可能会有问题,这是应当警惕的。“罗马的归罗马,凯撒的归凯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目前我国推行装配式建筑,参与主体众多,各自算账的角度不一样。中央政府关心的、地方政府关心的、开发商关心的、总包单位关心的以及预制构件厂等配套商关心的都不一样。当前,由于政府的强制推动或者是有远见的开发商、承建商主动为之,装配式建筑的巨舰已经起航,未来一定是沿着“帕累托”均衡曲线往前走,仅仅站在自身利益角度看问题都是狭隘的,不切实际的,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失偏颇。


4.发展的观点


既然装配式建筑是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那很多问题就要动态地来看待。比如成本问题,目前市场反馈的数据的确是装配式建筑比现浇建筑要贵。但是从趋势来判断,由于人工费上涨、技术创新、企业越过学习曲线、规模效益、环境成本上升、安全成本上升、房屋品质要求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点低于现浇建筑的成本(当然,在装配式建筑适应性范围内)。静止的看问题,不符合辩证法思维,结论自然也是错误的。



其二,如何改进装配式建筑技术?


虽然我整体上不赞成原文作者的观点,但原文提到的一些行业弊病我们也要正视。比如,文中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问题,由于我国理论研究不足,目前现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将这种结构“等同现浇”,实属无奈之举。大量已经实施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项目表明,在“等同现浇”理论桎梏下,设计、生产、施工难度都非常大,技术经济性也不太好,亟待解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与现浇结构有重大差别。尤其是日本,关于装配式结构的规范,有“隔震”“减震”“避震”“消震”“阻震”“减灾”等多个词语描述不同的技术措施。而我国的规范中,无论设计、施工都一律强调“抗震”。这是设计理论的差异,更是结构理念的差异。



其三,如何优化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


技术是生产力,当生产力进步时,必然要求生产关系调整。目前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关系调整才刚刚开始,开发商、设计院、总包方、构件厂基于现浇建筑的合作关系正面临挑战,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感受到阵痛。但该来的终归要来,早投胎早超生。就笔者所熟悉的领域,目前预制构件制造效率低,成本高,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设计不合理,产品不利于制造;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社会化的分工协作机制;再有就是真正懂得工厂运营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人太少,旧瓶装新酒。但这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采用 EPC 模式、产业联盟形式,借助 BIM等信息化手段,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将逐步得到优化。


其四,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的未来?


前文已述,装配式建筑本质上是一种工程解决方案,在其适应性好的领域将能发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主要在推进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方面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按照发达国家统计的结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其适应性好的领域,产品品质、施工速度、环保性等诸多方面都优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但目前试点的一些项目却得出相反结论,究其原因并不是方向不对,而是方法不对。假以时日,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一定会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道路。



其五,发展装配式建筑应如何发力?


原文作者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倒是认同:政府不应该强制“先进”。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诸多力量之中,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不应该用力过猛,否则有揠苗助长的危险。既然结构理论需要创新、生产关系需要调整、技术经济性尚未显现,不妨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多用点力。建筑业本来就是一个发展缓慢的行业,循序渐进或许是发展装配式建筑最好的方式。同时我还主张,政府应该像之前推广预拌混凝土和其他新技术新产品一样,强制“淘汰落后”,为“先进”腾出发展空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给企业提供“拉力”,也可以通过土地出让捆绑装配式条件给企业以“压力”,但归根结底,要让企业和企业家产生发展的“动力”。



另外,关于装配式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我认为茅先生过于小题大做,耸人听闻了,公众对此完全不必有什么顾虑。依笔者过去十几年的经验所见,目前我国针对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基本齐备,而且是相对保守的,总体而言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与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并不差,在某些项目中已经大大提升。质量问题、施工管理问题任何项目都存在,这不是装配不装配的问题,加以改进完善就是了。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以此文驳茅先生谬论,与同行共勉。


上期张宗楼提到,为什么装配式建筑发展还是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呢?真正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到底又是什么呢?我们看看这期他又有怎样的精彩言论!


张宗楼之语


下面让我们平心静气,触碰一下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真正痛点:


一、思想的缺乏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再好的工具都只能扬汤止沸。犹如苹果的“玻璃板上弹钢琴”这是思想的突破,而不是工具极致的结果。目前的装配式建筑,无论钢结构或是混凝土结构,都没有真正触碰“工业化”的灵魂,没有真正的“工业化思维”,都还只是拿着手工制作的产品,来做“作秀”的装配。


很多行业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比如汽车。我们很早就在谈“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可你能看到现在谁还在用人工做车壳?大型的压铸模具每时每刻都在快速产出足够多的车壳,以此达到成本的大幅降低,这才是工业化。而把焊枪拖到生产线上来做车壳,那就是“伪工业化”。



装配式构件如果不能够实现自动化批量产出,那就离“工业化”还远。无论是哪一种装配式建筑,如果不能够把成本压缩到远远低于传统手工作业,那么就没有长久存活的可能。


当然,很多人会说同样的技术在国外为什么很成功?那不是以上论点有错,只是因为国外的“传统手工作业”成本已经很高了。而不是因为作者所以为的“是因为国外装配式技术较成熟,部品标准化”。


二、我们缺乏装配式建筑的“螺丝”和“发动机”


现代工业,几乎就是一个由螺丝装配起来的世界。各种各样的螺丝将不同的部件组合到一体,成为了种种奇迹。而装配式建筑到现在还没有一整套“标准件”,没有一套生产“标准件”的设备和生产线。


这种标准件不能够依靠人工去做,就像螺丝不能靠工人用车床加工,而要靠滚丝机去量产。装配式建筑的螺丝,就是各种通用的“标准构件”。这些构件有种类之别,但是能够通用,能够低成本量产,能够在不同的厂家内任由不同的人购买。




做不到这一点,生产出来的构件就会像不同国家铸造的货币,互不承认、互不通用,导致各起炉灶、浪费资源、成本攀升、累积风险。装配式建筑的发动机,就是利润的爆发点。没有盈利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不能够赚钱的装配式建筑是发展不起来的!想要解决装配式建筑的盈利问题,必须要拓宽思路,让预制构件成本减量化到极致;必须放下保守设计的惯性,不拘一格找出路。


美国发展预制构件的主因不是为了装配,而是为了解决现浇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我们发展“等同现浇”,却正好抹灭了预制构件大跨度、轻量化、空心化的长处,恰如“买椟还珠”。



论证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其实作者早在文章一开头,就给自己留好了退路:“如果一项技术或工艺没有提高生产力,不具备成本优势,甚至是大幅增加成本的,并且质量也不能保证,那么,它就不具备推广价值。”反过来说,也就是作者承认:如果我们推行的装配式建筑做的足够好:“能够提高生产力,具备成本优势,并且质量也能保证,那么,它就具备推广价值。”


友情链接:北京市住建委|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装配式建筑人才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东路甲15号 / 邮编:100026 / 电话:010-85962370

北京建教联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ICP备17044592号-联系我们